您现在的位置:香港资料2021全年免费大全 > 教学资源 > 教案学案 > 正文内容

背锅?电池有起火风险,北汽召回3万辆新能源汽车

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更新日期:2021-03-29 浏览次数:

 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吕江涛

  北京报道提起新能源汽车,消费者最担心的除了续航里程,就是动力电池是否存在安全隐患。

   因此,每当有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事故,往往都能迅速冲上热搜。

   3月23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,北汽新能源的两款车型已向其备案召回计划,将自3月24日起召回共计31963辆。 而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存在动力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差异,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,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池电芯性能劣化,极端情况下引发偶发失效,引起动力电池起火风险。

   对此,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这一事件不仅会让北汽新能源和其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()承受经济损失,更重要的是可能使他们的品牌形象受损,让这两家本已陷入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。

   电池存在安全隐患,孚能科技将承担召回费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消息显示,此次备案的是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、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(广州)汽车有限公司,召回车型为2016年11月1日-2018年12月21日生产的EX360和EU400纯电动汽车,这两款涉及召回事项的车型均搭载孚能科技生产的动力电池。

   3月23日晚间,孚能科技也发布公告称,根据公司与北汽集团此前约定,孚能科技将承担本次召回所涉及的费用,预计为3000万-5000万元间,该费用由公司前期计提的质保金承担,不会对本年度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。 不过,孚能科技也称,此次召回预计会对公司销售与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,公司将积极与客户和市场进行充分的沟通,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。

   值得注意的是,孚能科技同时还收到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监管部下发的问询函,要求其补充披露EX360和EU400车型配套动力电池产品的具体型号、交付时间与数量,是否配套其他客户的车型,是否同样存在召回风险。 此外,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还注意到,从去年开始,北汽集团对孚能科技的采购金额就已大幅下降。

   2017年至2019年,北汽集团一直是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户,孚能科技对北汽集团的销售额合计超过40亿元,营收占比分别高达%、%、%。 但在2020年上半年孚能科技对北汽集团的销售额同比下降超过90%。 与北汽集团类似,长城汽车曾经是孚能科技的第二大客户,但2020年上半年对其采购金额也同样大幅下降。 对此,孚能科技此前给出的解释是:采购量下滑主要由于客户的部分车型销售情况不佳,停止向孚能科技采购与该车型配套的电池包所致。 此次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监管部在问询函中也问到,北汽集团去年采购金额大幅下降,是否与本次召回涉及的产品安全隐患有关。 受大客户采购大幅下滑影响,孚能科技去年营收为仅为亿元,同比下滑近54%;净亏损超3亿元,而2019年公司还盈利亿元。

   3月24日,孚能科技股价大跌%,收于元/股,比今年1月份的高点下跌了近50%。 北汽新能源受连累,昔日新能源霸主销量掉队事实上,北汽新能源的情况也不比孚能科技好多少。 北汽蓝谷()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,今年2月份北汽新能源的总销量为1012辆,和去年同期的1002辆相比,只增长了10辆。

   而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两个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万辆和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倍和倍。 其中,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万辆和11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倍和倍,连续8个月刷新产销历史记录。

   由此可见,相比其他大多数新能源车企,北汽新能源可能已经掉队,销量甚至被几家造车新势力超过。

   今年2月份,蔚来汽车、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交付量分别为5578辆、2300辆和2223辆。

  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拓者之一,北汽新能源是国内首家独立运营、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,同时也是曾经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霸主。 2017年,北汽新能源销量达万辆,同比增长98%,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车企,占据当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23%。

   2018年,北汽新能源再进一步,全年销量达万辆,同比增长%,并且成为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车企。 2019年,北汽新能源销量虽稍有下滑,但市场地位依旧稳固。 数据显示,公司2019年销售新能源汽车万辆,虽然同比减少了%,但仍问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。

   到了2020年,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就急转直下,当年销量仅为25914辆,同比下降%。

  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00万辆,同比增长%。

   销量下滑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业绩下滑。

   今年1月29日,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,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,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亿-65亿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62亿-67亿元。

   对此,北汽蓝谷解释称,影响公司年度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公司产销量未达预期。 尤其是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影响更加严重,导致收入和毛利大幅下降,使现有毛利无法覆盖固有成本费用,因此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30亿元。

   2019年,北汽新能源万辆的销量中,约70%为对公销售,属于网约车、出租车以及政府用车。 这意味着,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中仅有30%卖给了个人车主。 不过,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逆势向好的大环境下,疫情显然不是北汽新能源走出截然相反表现的全部原因。

   梳理北汽蓝谷历年年报还可以发现,该公司连续多年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。

 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过分依赖补贴、自身造血能力不足,是北汽新能源无法抵御市场波动的关键原因。

   北汽蓝谷发布的公告还显示,相比于2019年,公司2020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大幅下降,对公司业绩影响约为9亿元。 2019年北汽新能源收到的政府补贴高达亿元。

   责编

  姚坤版式

  孙珍兰(版权属《中国经济周刊》杂志社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
   )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